征稿启事
联系我们
首
页
管
理
通知公告
项目管理
经费管理
成果奖励
学风建设
管理规章
管理软件
社科统计
资
讯
社科要闻
管理动态
社科动态
国际交流
成果平台
学科建设
社科人物
会议资讯
观
点
理论
哲学
教育
法学
政治
历史
经济
人文
管理
社会
常用速查
在线期刊
论文在线
习近平对全面依法治国工作作出重要指示
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贡献更多教育力量——访教育部党组书记、部长怀进鹏
加快建设教育强国 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习近平:关于《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的说明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
乘势而上,续写中国奇迹新篇章——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侧记
中国共产党第二十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公报
教育部党组召开扩大会议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
习近平给中国农业大学全体师生回信
聚焦国家重大战略需求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更好服务经济社会发展
我国教育取得五个“新突破”
聚焦2025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
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联合印发 《面向2035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
聚焦2025全国两会
教育部等六部门印发指导意见加强新时代高校青年教师队伍建设
教育部教师工作司负责人就《关于加强新时代高校青年教师队伍建设的指导意见》答记者问
着力培养“底色红、筋骨壮、专业精”的新时代高校青年教师队伍
开启新时代高校青年教师队伍建设的新篇章
第四届韩德培法学奖获奖人员及成果公告
坚持把教育作为国之大计、党之大计
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 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改进文风大家谈】谈经典贵在“深入浅出”
“十五五”教育怎么干?教育部部长与一线教育工作者研讨
教育战线持续热议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
教育战线热议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
新型研究型大学“新”在何处
进一步创造良好的科研环境
通知公告
项目管理
经费管理
成果奖励
学风建设
管理规章
管理软件
教育部办公厅关于2025年度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研究专项重大课题攻关项目招标工作的通知
2025-10-22
教育部社科司关于下拨2025年度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繁荣计划专项资金第二批经费的通知
2025-11-12
教育部办公厅关于第十届教育部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申报工作的通知
2025-10-23
教育部社科司关于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2025年10月结项情况的通报
2025-10-30
教育部社科司关于2025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评审结果的公示
2025-09-25
教育部社科司关于2025年度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研究专项一般项目评审结果的公示
2025-09-25
教育部社科司关于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2025年7月结项情况的通报
2025-07-21
教育部文件及通知
关于公布第四届全国高校思政课教学展示活动形式审查结果的通知
11-18
教育部社科司关于下拨2025年度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繁荣计划专项资金第二批经费的通知
11-12
教育部社科司关于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2025年10月结项情况的通报
10-30
教育部办公厅关于第十届教育部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申报工作的通知
10-23
教育部办公厅关于2025年度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研究专项重大课题攻关项目招标工作的通知
10-22
其他管理机构文件及通知
关于召开第十一届全国艺术院校哲学社会科学发展论坛的通知
11-13
国家语委科研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开展国家语委“十四五”科研规划2025年选题指南项目申报工作的通知
07-21
关于公布2024年度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研究专项一般项目立项通知书挂号单的通知
12-03
通知公告
教育部社科司关于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2025年10月结项情况的通报
10-30
教育部办公厅关于2025年度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研究专项重大课题攻关项目招标工作的通知
10-22
教育部社科司关于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2025年7月结项情况的通报
07-21
教育部社科司关于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2025年6月结项情况的通报
06-18
管理规章
中共教育部党组关于抓好赋予科研管理更大自主权有关文件贯彻落实工作的通知
07-02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结项材料审核要点
03-06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成果鉴定和结项有关规定
03-06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成果鉴定和结项办法
04-12
相关下载
教育部2025年高校思政课教师研究专项一般项目申请书下载
02-24
教育部2025年度人文社科专项任务项目申请评审书
02-24
教育部2025年度人文社科一般项目申请评审书
02-24
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中期检查报告书
05-31
历年资料
教育部社科司关于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2022年3月结项情况的通报
04-18
教育部社科司关于2020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立项的通知
05-09
关于2020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专项任务项目(高校辅导员研究)立项的通知
05-09
教育部社科司关于2020年度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后期资助项目立项的通知
05-09
通知公告
教育部社科司关于下拨2025年度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繁荣计划专项资金第二批经费的通知
11-12
教育部社科司关于下拨2025年度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繁荣计划专项资金第一批经费的通知
07-03
教育部社科司关于下拨2024年度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繁荣计划专项资金第三批经费的通知
12-19
教育部社科司关于下拨2024年度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繁荣计划专项资金第二批经费的通知
07-17
教育部社科司关于下拨2023年度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繁荣计划专项资金第四批经费的通知
12-06
教育部社科司关于下拨2022年度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繁荣计划专项资金第六批经费的通知
02-23
教育部社科司关于下拨2022年度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繁荣计划专项资金第四批经费的通知
01-05
教育部社科司关于下拨2022年度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繁荣计划专项资金第三批经费的通知
10-31
教育部社科司关于下拨2022年度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繁荣计划专项资金第二批经费的通知
09-06
管理办法
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繁荣计划专项资金管理办法
12-27
福建省社科规划项目经费管理办法
11-25
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经费管理暂行办法
11-25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经费管理办法
11-25
政策解读
科研经费管理改革这十年:为人才助力,为创新加速
05-23
高校经费使用还要进一步简政放权
03-09
应允许科研院所提留稳定性科研经费
03-09
高校科研“钱袋子”收放之道
03-06
通知公告
教育部办公厅关于第十届教育部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申报工作的通知
10-23
教育部办公厅关于第九届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申报工作的通知
11-28
孙冶方经济科学奖第19届(2020年度)评选结果公示
07-07
历次成果奖励
教育部第六届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
08-22
第五届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名单(一等奖)
10-26
第五届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名单(二等奖)
10-26
评奖成果
刘诗白:《现代财富论》
09-09
白重恩:中国服务业发展的问题与对策—--“促进服务业发展政策研究”项目总报告
09-09
王俊豪:《中国垄断性产业结构重组、分类管制与协调政策》
09-09
重要文件和简报
关于印发《哲学社会科学科研诚信建设实施办法》的通知
07-05
第二次全国R&D资源清查教育系统评比表彰实施办法
11-06
中办、国办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科研诚信建设的若干意见》
05-31
中国工程院院士科学道德行为准则的若干自律规定
10-28
中国科学院院士科学道德自律准则
10-28
北京师范大学研究生院关于加强学风和学术道德建设的决定
10-28
中国工程院院士科学道德行为准则
10-28
学风委简报2016年第5期(总第58期)
10-17
学风委简报2016年第4期(总第57期)
10-17
学风动态
学位法出台,更好保障高校育才质量
06-11
完善学术剽窃认定标准 构建合理评判程序制度
11-06
引导博士生摒弃“快餐式”研究
10-24
学位法草案提交审议:用人工智能代写论文等学术不端或被撤销学位
08-29
以学术评价夯实哲学社会科学诚信基石
07-05
学术评价
以科学评价激发高校人才队伍创新活力
11-18
改革评价制度 加快人才培养
03-11
本科人才培养,如何评价更合理
02-11
探索数智背景下学术评价理论与实践创新
09-24
管理规章
教育部等五部门关于印发《普通高等教育学科专业设置调整优化改革方案》的通知
04-06
中共教育部党组关于抓好赋予科研管理更大自主权有关文件贯彻落实工作的通知
05-28
教育统计管理规定
08-30
关于印发《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实施办法(暂行)》的通知
02-06
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后期资助项目鉴定、结项和出版工作规程
01-26
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励暂行办法
08-28
“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发展计划”创新团队支持办法
08-28
“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实施办法
08-28
高等学校知识产权保护管理规定
02-27
教育部等五部门关于印发《普通高等教育学科专业设置调整优化改革方案》的通知
04-06
中共教育部党组关于抓好赋予科研管理更大自主权有关文件贯彻落实工作的通知
05-28
教育统计管理规定
08-30
关于印发《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实施办法(暂行)》的通知
02-06
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后期资助项目鉴定、结项和出版工作规程
01-26
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励暂行办法
08-28
“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发展计划”创新团队支持办法
08-28
“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实施办法
08-28
高等学校知识产权保护管理规定
02-27
《普通高等学校理事会规程(试行)》
07-21
教育部要求学习宣传贯彻实施《高等学校学术委员会规程》
03-24
《高等学校学术委员会规程》全文
02-21
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管理办法(试行)
08-23
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普及读物项目实施办法
06-14
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发展报告项目实施办法
06-13
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建设计划实施办法
01-11
教育部关于进一步规范高校科研行为的意见
01-11
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科研项目管理的意见
01-11
管理软件
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管理系统(省级网络版V2020)发布
01-14
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管理系统(校级网络版 V2020)发布
12-17
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管理系统(省级网络版V2019)发布
04-07
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管理系统(校级网络版V2019 SP1)发布
02-24
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管理系统(校级网络版 V2019)发布
01-13
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管理系统(校级网络版 V2019)发布
01-13
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管理系统(校级网络版2018SP2版补丁包)发布
06-21
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管理系统(省级网络版V2018)发布
06-21
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管理系统(校级网络版 V2018)发布
05-16
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管理系统(省级网络版V2020)发布
01-14
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管理系统(校级网络版 V2020)发布
12-17
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管理系统(省级网络版V2019)发布
04-07
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管理系统(校级网络版V2019 SP1)发布
02-24
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管理系统(校级网络版 V2019)发布
01-13
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管理系统(校级网络版 V2019)发布
01-13
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管理系统(校级网络版2018SP2版补丁包)发布
06-21
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管理系统(省级网络版V2018)发布
06-21
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管理系统(校级网络版 V2018)发布
05-16
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管理系统(校级网络版2018SP1版补丁包)发布
01-25
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管理系统(省级网络版V2017)发布
03-01
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管理系统(校级网络版2017SP1版补丁包)发布
01-22
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管理系统(校级网络版 V2017)发布
12-18
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管理系统(省级网络版 V2016SP2)发布
05-24
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管理系统(校级网络版2016SP3版补丁包)发布
03-22
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管理系统(省级网络版 V2016SP1)发布
03-22
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管理系统(省级网络版 V2016)发布
03-15
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管理系统(校级网络版2016SP2版补丁包)发布
03-07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管理平台
项目申报系统
项目评审系统
项目中后期管理
社科要闻
习近平对全面依法治国工作作出重要指示
2025-11-19
习近平复信青年汉学家
2025-11-14
习近平:关于《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的说明
2025-11-03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
2025-11-03
接续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中共中央举行新闻发布会解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
2025-10-27
乘势而上,续写中国奇迹新篇章——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侧记
2025-10-27
中国共产党第二十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公报
2025-10-24
习近平给中国农业大学全体师生回信
2025-10-16
第二届世界中国学大会在沪举办 李书磊出席并发表主旨演讲
2025-10-15
社科动态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传播教育七十周年发展暨中外新闻传播学院院长论坛举办
七秩春秋,风华正茂。11月15日,中国人民大学新闻传播教育七十周年发展暨中外新闻传播学院院长论坛举办,回望人大新闻学院七十载奋进征程,探讨中外新闻传播教育发展之道。
北京大学召开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工作布置会
北京大学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工作布置会在智华楼文远堂举行。北京大学党委副书记、副教务长姜国华出席会议,各院系党政主要负责人和本科教学负责人、各职能部门主要负责人、各院系评估联络员、各部门评估联络员参加会议。会议由教务部部长傅绥燕主持。
南开大学国家治理研究院揭牌成立
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服务国家“十五五”规划战略需求,11月9日,中国政府发展论坛(2025)暨南开大学国家治理研究院揭牌仪式在南开大学举行。本次会议由南开大学中国式现代化发展研究院与周恩来政府管理学院联合主办,南开大学党委副书记梁琪,南开大学讲席教授、原副校长朱光磊出席论坛。
南开大学成立“周恩来和中共党史人物研究中心”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历次全会精神,特别是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历史的重要论述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推动中共党史党建学科高质量发展,11月8日,南开大学成立“周恩来和中共党史人物研究中心”。
数智时代与文明共生——北京论坛(2025)开幕
第二十二届北京论坛在北京钓鱼台国宾馆开幕。本届论坛以“数智时代与文明共生”为主题,邀请全球36个国家和地区近400位嘉宾学者共话数智热潮,呈现了一场思想碰撞和智慧交融的盛会。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名誉主席、中国科学院院士韩启德教授出席论坛开幕式。开幕式前,北京市长殷勇会见北京论坛(2025)与会外宾代表。北京大学党委书记何光彩、校长龚旗煌,市政府秘书长曾劲参加会见。
最新
吉林大学古文字古文物人工智能实验室入选第二批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实验室
[11-24]
最新
山东大学智库建设再创佳绩
[11-24]
最新
清华大学与福州市签署全面合作框架协议
[11-24]
会议通知
· 第八届中国健康经济发展论坛征文启事
· 第六届逻辑与论辩国际会议通知
· 第二届逻辑、伦理学与社会科学跨学科国际会议通知
· 2025年第十四届数量经济学国际学术会议征文启事
· 第七届中国健康经济发展论坛征文启事
· “20世纪中国分析哲学史研究”国际学术研讨会通知
会议动态
中国新型城镇化理论·政策·实践论坛2025在清华大学举行
清华大学第七届青年学者年度论坛举行
“田野调查与文化自觉——纪念费孝通先生学术研讨会”举行
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暨中国外交史研讨会举行
北京大学第二届“习近平经济思想论坛”召开
边疆治理与建设中华民族共同体学术研讨会在长春举行
中国—中东欧文明论坛(2025)举办
首届中共党史人物研究南开论坛召开
清华大学图书馆举办“AI时代下的学术出版与科研诚信”专家座谈会
第六届未名语文教育论坛举行
中国社会学会社会政策研究专业委员会2025年学术年会南开举行
“全球视野下的中国抗战”国际学术研讨会落幕
武汉大学举办第七届珞珈智库论坛
第十二届亚洲政策论坛举办 聚焦超特大城市的现代化治理
“数字生态文明建设”专题研讨会举行
中国研究生院院长联席会2025年会暨第二届研究生教育发展论坛举行
中国教育学会传统文化教育分会2025年学术年会在山东大学举行
北京大学国际战略研究院举办第十一届“北阁对话”年会
清华大学台湾研究院主办“两岸关系新形势”学术研讨会暨清华两岸论坛
观点
汇通中西的“新理学”范式创建者——冯友兰哲学思想研究
中的两句话:‘周虽旧邦,其命维新。’就现在来说,中国就是旧邦而有新命,新命就是现代化。我的努力就是保持旧邦的同一性和个性,而又同时促进实现新命。”冯友兰带着旧邦新命的使命感,一生致力于中国哲学研究,他以汇通中西的宏阔视野和精深的学术造诣,开创了新理学范式,为中国哲学的现代发展作出了卓越贡献。 (作者:王中江
推动新质生产力与区域协调发展互促共进
协调发展互促共进,对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推动更具效率、更高水平和更高质量的区域协调发展,缩小区域发展差距、推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1、新质生产力与区域协调发展互促共进的内在逻辑 新质生产力强调科技创新的核心地位,通过技术变革和创新解决经济增长乏力难题,改善区域发展不平衡现状,是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的关键力量。
【改进文风大家谈】明白晓畅,是语言的最高境界
【改进文风大家谈】 在一次学术会议最后总结时,一位老教师说,研究理论的学者现在多了起来,但他发现,自己越来越听不懂了。深入浅出的层次,很多学者达不到了,大多只能“深入深出”。 学术研究中语言的明白晓畅,是最高境界。语言的肤浅,是没有进入深刻思考的结果;而语言的晦涩,是思考了但没有想清楚,没有感觉,基本上是思想肤浅的表现。
加快构建中国区域国别法学自主知识体系
以特定国家和区域的法律制度为研究对象,中国区域国别法学是服务国家对外战略的前沿交叉学科,也是推进全球治理体系所需的基础学科。
理学师道精神的价值意蕴
其学风也就更加朴实稳健。他们心系苍生,胸怀天下,自信能够超迈汉唐,以复三代之治为己任。范仲淹所说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岳阳楼记》),正是这种精神的缩影。 到了北宋中期,儒者开始积极从理论层面对这一师道复兴运动进行总结。程颐在为其兄长程颢所作的墓表中讲道:“周公没,圣人之道不行;孟轲死,圣人之学不传。”(《明道先生墓表》)该墓表可谓理学道统论的纲领文章。
“人工智能+区块链”:技术融合与法律回应
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提出,“全面实施‘人工智能+’行动,以人工智能引领科研范式变革,加强人工智能同产业发展、文化建设、民生保障、社会治理相结合,抢占人工智能产业应用制高点,全方位赋能千行百业”。无论从技术发展的自身规律还是国家政策导向看,人工智能与区块链的技术融合已是大势所趋,迫切需要制度与实践层面的法律规制作出回应。
数智时代的国际传播变革
流动与接受方式发生根本性变化,与之相适应的传播主体结构、表达逻辑与认知方式面临重组更新。面对世界变局与技术变革,必须清晰把握时代发展的趋势和方向,深入理解数智化浪潮带来的系统性嬗变,才能进一步提升国际传播效能,更好地向世界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 更新传播观念,激活认知动能 数智时代传播格局的变化引发了传播观念的更新。
在发挥历史主动和保持历史耐心中锚定目标接续奋斗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全面总结“十四五”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重大成就,深入分析“十五五”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复杂环境,科学谋划“十五五”发展的指导思想、遵循原则、目标任务和战略举措,锚定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既定目标而接续奋斗,充分体现了发挥历史主动与保持历史耐心的高度统一。 1.
完善劳动权利保护的刑事立法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提出,要加大欠薪整治力度,做好安全生产和维护稳定工作,坚决防范和遏制重特大事故发生。这一要求直击当前劳动关系和劳动生产领域中的关键问题,为未来劳动关系和劳动生产领域的治理工作指明了方向。从落实四中全会这一要求和精神出发
全面推进教育强国法治建设
《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明确要求,提升依法治教和管理水平。法治是深化教育综合改革、激发教育发展活力的核心支撑。建设教育强国需要在法治轨道上推进教育系统性改革,将法治“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的制度优势切实转化为教育治理效能
科技教育与人文教育协同的理路
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速推进的今天,科技与人文的融合日益成为关注重点。《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提出“强化科技教育和人文教育协同”,这对统筹科技进步与人文关怀提出了明确指引,也为教育现代化之路指明了方向。 全面把握科技教育和人文教育的辩证关系 全面把握科技和人文的关系,是正确理解科技教育和人文教育协同、构建未来教育图景的基础和前提。
持续深化零基预算改革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指出,“深化零基预算改革,统一预算分配权,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加强预算绩效管理”。在当前财政紧平衡常态化和高质量发展要求下,通过预算管理提升财政治理效能已成为深化财税体制改革的核心命题。零基预算是契合政府部门实际需求与战略优先级考量的创新性预算制度,应持续发挥其破固化、强预算、提绩效的关键作用,为全面提升财政治理效能注入关键动能。
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 巩固壮大实体经济根基
实体经济是国民经济的命脉所在。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国经济是靠实体经济起家的,也要靠实体经济走向未来”。《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提出,“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巩固壮大实体经济根基”。
从朱熹的“理一分殊”看不同文明之间的关系
历史发展的不平衡性造成的阶段性差异。在历史中,不同民族有起有落是很正常的。黑格尔则忽视了这一点,而将不同民族的文明与世界历史的不同发展阶段形而上学地联系在一起。可以说,以黑格尔历史哲学为基础的西方文明观,不能解释世界不同文明之间的关系。西方建立在一神论和西方中心论基础上的知识结构,造成了全球知识体系的不公平状态。
全球史书写的理论发展与学术实践
论冲击的同时,西方历史书写形态呈现出更加多元化的发展趋向。 20世纪下半叶直至21世纪初,国际史坛对全球史观及其实践表现出极大的热情和关注,推动全球史书写理论的发展。从杰弗里·巴勒克拉夫的《当代史学主要趋势》到格奥尔格·伊格尔斯、王晴佳、苏普里娅·穆赫吉合著的《全球史学史》,从柯娇燕的《什么是全球史》、塞巴斯蒂安·康拉德的《全球史是什么》《全球史导论》,到杰里·H.
意大利在复兴古希腊文化中的作用
文艺复兴是欧洲历史上一次深刻的文化转型,而古希腊文化的再发现和传播,正是推动这一转型的核心动力。自14世纪起,意大利人文主义者逐步从拜占庭等地引入并翻译古希腊作品,构建起从发现到整理、从教育到翻译的接受路径,掀起了一场席卷欧洲的思想与学术复兴。
搜讨无遗慎取舍 考订严谨惠后学——谈艺术史研究中基础文献的编纂整理
的史事、术语、表达等有透辟的了解,能在一众异文中判断甲乙……概言之,相应编纂、整理工作本身便是涉猎广、考索深的系统性研究。
中华传统经典中的“话语”之道
话语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博大精深的中华传统经典中蕴含着丰富的话语之道。话语既能传播文明、传承智慧,又能化干戈为玉帛、化腐朽为神奇,甚至能够以一言之力,定天下之势。话语的背后是思想和道理,话语的表达蕴涵着丰富的艺术,话语的传播具有不同的形式,话语的目的在于指导实践。
郑注“八珍”的文化内涵
学之中,由淳熬等物组成的“八珍”作为精心制作的食物,平时由天子享用;而在举行养老礼时,则构成敬奉国老的整套宴席的核心内容(食、膳、羞)。缘行养老礼时由天子出面,故“八珍”归膳夫制备。总言之,郑注“八珍”并非简单的美食,而是一席深具文化内涵的养老宴。 (作者:石瑊
夏文化探索的五次浪潮
结项以后为积淀深究期。然若转换视角,将夏文化探索置于政治社会学术背景之中,从社会运动的角度进行考察,可将夏文化探索归纳出五次“浪潮”。 第一次浪潮的标志性事件是李济晋西南考古,包括最初的调查与后来的西阴村发掘,这是首次以探索夏代遗存为目标之一的考古活动。其背景则是1920年代疑古思潮的兴起。
理论
社会
经济
政治
人文
历史
哲学
法学
管理
教育
在线期刊
俄语语言文学研究
2025年第2期
俄语语言文学研究
2025年第1期
道德教育研究
2025年第2期
道德教育研究
2025年第1期
俄语语言文学研究
2024年第4期
[当代会计评论]
[公共管理研究]
[社会保障研究]
[会计与财务]
[评价与管理]
[公司治理]
[公共行政评论]
[比较经济体制研究]
[政治经济学评论]
[大珠三角论坛]
[区域经济合作研究]
[发展经济学论坛]
[西部经济学评论]
[农业经济与政策]
[跨国公司研究]
[国有经济研究]
[数量经济研究]
[金融学术动态]
[WTO与中国]
[世界经济评论]
[东部经济评论]
[价值与文化研究]
[伦理学与道德建设]
[科学技术与辩证法]
[逻辑与认知]
[中国文字学报]
[中国英语教育]
[汉语史期刊]
[中国文学演变]
[中国现代文学学刊]
[文艺学新世纪]
[文艺美学研究]
[俄语语言文学研究]
[中国社会历史评论]
[华侨华人研究]
[边疆考古研究]
[民商法研究]
[武汉大学国际法杂志]
[环境法]
[中山大学法律评论]
论文在线
定向师范生体育教学能力的时代价值、核心构成与培养路径——以本科层次小学教育专业为例
2025-11-24
媒介融合时代下探索政务服务新途径——以《问政山东》为例
2025-11-24
以《非正式会谈第八季》为例,对留学生的汉语词汇的 偏误分析
2025-11-24
现代汉语中“不得+V”的接受度调查研究
2025-11-24
现代汉语“程度副词+名词”结构研究
2025-11-24
常用查询
查询全国高校学校代码
查询学科代码
友情链接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全国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办公室
中国社会科学院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中国委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
中国人民大学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文献中心
中国社会科学报在线
中国人民大学学术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