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稿启事
联系我们
首
页
管
理
通知公告
项目管理
经费管理
成果奖励
学风建设
管理规章
管理软件
社科统计
资
讯
社科要闻
管理动态
社科动态
国际交流
成果平台
学科建设
社科人物
会议资讯
观
点
理论
哲学
教育
法学
政治
历史
经济
人文
管理
社会
常用速查
在线期刊
论文在线
奋力书写挺膺担当的青春篇章
加快建设教育强国
怀进鹏:把教育强国的宏伟蓝图变为美好现实
习近平致信祝贺复旦大学建校120周年
激励新时代青年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挺膺担当
习近平:强化教育对科技和人才支撑作用 形成人才辈出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生动局面
教育部直属高校“扎实开展学习教育 加快建设教育强国”座谈会举行
教育部党组召开2025年巡视工作会议暨第一轮巡视动员部署会
深入学习贯彻全国教育大会精神 开创教育强国建设新局面
国家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2025年部署会召开
牢牢把握教育的政治属性、人民属性、战略属性 加快建设教育强国
怀进鹏出席北京市教育大会
聚焦2025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
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联合印发 《面向2035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
聚焦2025全国两会
【我是这样做学问的】好的法学理论当有鲜明的实践品格
【改进文风大家谈】简洁故事,平实语言
继承发扬伟大建党精神 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
数字赋能学习型社会建设主题活动举行
【我是这样做学问的】对现实的感悟永远是学术研究的源泉和动力
用教育变革音符谱绘人类数字文明乐章
持续增强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自觉性主动性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的经济实践与理论探索
高标准高质量推进工作 推动学习教育取得实效
【改进文风大家谈】研究真问题和真研究问题
加快推进学科专业交叉融合(在一线)
通知公告
项目管理
经费管理
成果奖励
学风建设
管理规章
管理软件
教育部社科司关于下拨2025年度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繁荣计划专项资金第一批经费的通知
2025-07-03
教育部社科司关于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2025年6月结项情况的通报
2025-06-18
教育部社科司关于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2025年度中期检查工作的通知
2025-05-30
教育部社科司关于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2025年5月结项情况的通报
2025-05-21
教育部社科司关于征集2025年度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选题的通知
2025-03-12
教育部文件及通知
教育部社科司关于下拨2025年度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繁荣计划专项资金第一批经费的通知
07-03
教育部社科司关于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2025年6月结项情况的通报
06-18
教育部社科司关于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2025年度中期检查工作的通知
05-30
教育部社科司关于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2025年5月结项情况的通报
05-21
教育部社科司关于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2025年3月结项情况的通报
03-20
其他管理机构文件及通知
关于公布2024年度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研究专项一般项目立项通知书挂号单的通知
12-03
关于公布2024年度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项目立项通知书挂号单的通知
11-07
关于召开第十届全国艺术院校哲学社会科学发展论坛的通知
10-12
通知公告
教育部社科司关于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2025年6月结项情况的通报
06-18
教育部社科司关于2025年高校思政课教师研究专项一般项目申报工作的通知
02-26
教育部社科司关于2025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专项任务项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申报工作的通知
02-21
教育部社科司关于2025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申报工作的通知
02-21
管理规章
中共教育部党组关于抓好赋予科研管理更大自主权有关文件贯彻落实工作的通知
07-02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结项材料审核要点
03-06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成果鉴定和结项有关规定
03-06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成果鉴定和结项办法
04-12
相关下载
教育部2025年高校思政课教师研究专项一般项目申请书下载
02-24
教育部2025年度人文社科专项任务项目申请评审书
02-24
教育部2025年度人文社科一般项目申请评审书
02-24
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中期检查报告书
05-31
历年资料
教育部社科司关于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2022年3月结项情况的通报
04-18
教育部社科司关于2020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立项的通知
05-09
关于2020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专项任务项目(高校辅导员研究)立项的通知
05-09
教育部社科司关于2020年度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后期资助项目立项的通知
05-09
通知公告
教育部社科司关于下拨2025年度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繁荣计划专项资金第一批经费的通知
07-03
教育部社科司关于下拨2024年度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繁荣计划专项资金第三批经费的通知
12-19
教育部社科司关于下拨2024年度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繁荣计划专项资金第二批经费的通知
07-17
教育部社科司关于下拨2023年度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繁荣计划专项资金第四批经费的通知
12-06
教育部社科司关于下拨2022年度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繁荣计划专项资金第六批经费的通知
02-23
教育部社科司关于下拨2022年度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繁荣计划专项资金第四批经费的通知
01-05
教育部社科司关于下拨2022年度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繁荣计划专项资金第三批经费的通知
10-31
教育部社科司关于下拨2022年度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繁荣计划专项资金第二批经费的通知
09-06
教育部社科司关于下拨2022年度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繁荣计划专项资金第一批经费的通知
06-20
管理办法
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繁荣计划专项资金管理办法
12-27
福建省社科规划项目经费管理办法
11-25
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经费管理暂行办法
11-25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经费管理办法
11-25
政策解读
科研经费管理改革这十年:为人才助力,为创新加速
05-23
高校经费使用还要进一步简政放权
03-09
应允许科研院所提留稳定性科研经费
03-09
高校科研“钱袋子”收放之道
03-06
通知公告
孙冶方经济科学奖第19届(2020年度)评选结果公示
07-07
关于第八届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评选结果的公示
03-04
关于第八届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申报材料审核结果的公示
01-23
历次成果奖励
教育部第六届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
08-22
第五届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名单(一等奖)
10-26
第五届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名单(二等奖)
10-26
评奖成果
刘诗白:《现代财富论》
09-09
白重恩:中国服务业发展的问题与对策—--“促进服务业发展政策研究”项目总报告
09-09
王俊豪:《中国垄断性产业结构重组、分类管制与协调政策》
09-09
重要文件和简报
关于印发《哲学社会科学科研诚信建设实施办法》的通知
07-05
第二次全国R&D资源清查教育系统评比表彰实施办法
11-06
中办、国办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科研诚信建设的若干意见》
05-31
中国工程院院士科学道德行为准则的若干自律规定
10-28
中国科学院院士科学道德自律准则
10-28
北京师范大学研究生院关于加强学风和学术道德建设的决定
10-28
中国工程院院士科学道德行为准则
10-28
学风委简报2016年第5期(总第58期)
10-17
学风委简报2016年第4期(总第57期)
10-17
学风动态
学位法出台,更好保障高校育才质量
06-11
完善学术剽窃认定标准 构建合理评判程序制度
11-06
引导博士生摒弃“快餐式”研究
10-24
学位法草案提交审议:用人工智能代写论文等学术不端或被撤销学位
08-29
以学术评价夯实哲学社会科学诚信基石
07-05
学术评价
改革评价制度 加快人才培养
03-11
本科人才培养,如何评价更合理
02-11
探索数智背景下学术评价理论与实践创新
09-24
充分认识教育评价改革的战略价值
05-21
管理规章
教育部等五部门关于印发《普通高等教育学科专业设置调整优化改革方案》的通知
04-06
中共教育部党组关于抓好赋予科研管理更大自主权有关文件贯彻落实工作的通知
05-28
教育统计管理规定
08-30
关于印发《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实施办法(暂行)》的通知
02-06
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后期资助项目鉴定、结项和出版工作规程
01-26
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励暂行办法
08-28
“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发展计划”创新团队支持办法
08-28
“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实施办法
08-28
高等学校知识产权保护管理规定
02-27
教育部等五部门关于印发《普通高等教育学科专业设置调整优化改革方案》的通知
04-06
中共教育部党组关于抓好赋予科研管理更大自主权有关文件贯彻落实工作的通知
05-28
教育统计管理规定
08-30
关于印发《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实施办法(暂行)》的通知
02-06
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后期资助项目鉴定、结项和出版工作规程
01-26
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励暂行办法
08-28
“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发展计划”创新团队支持办法
08-28
“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实施办法
08-28
高等学校知识产权保护管理规定
02-27
《普通高等学校理事会规程(试行)》
07-21
教育部要求学习宣传贯彻实施《高等学校学术委员会规程》
03-24
《高等学校学术委员会规程》全文
02-21
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管理办法(试行)
08-23
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普及读物项目实施办法
06-14
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发展报告项目实施办法
06-13
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建设计划实施办法
01-11
教育部关于进一步规范高校科研行为的意见
01-11
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科研项目管理的意见
01-11
管理软件
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管理系统(省级网络版V2020)发布
01-14
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管理系统(校级网络版 V2020)发布
12-17
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管理系统(省级网络版V2019)发布
04-07
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管理系统(校级网络版V2019 SP1)发布
02-24
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管理系统(校级网络版 V2019)发布
01-13
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管理系统(校级网络版 V2019)发布
01-13
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管理系统(校级网络版2018SP2版补丁包)发布
06-21
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管理系统(省级网络版V2018)发布
06-21
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管理系统(校级网络版 V2018)发布
05-16
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管理系统(省级网络版V2020)发布
01-14
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管理系统(校级网络版 V2020)发布
12-17
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管理系统(省级网络版V2019)发布
04-07
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管理系统(校级网络版V2019 SP1)发布
02-24
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管理系统(校级网络版 V2019)发布
01-13
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管理系统(校级网络版 V2019)发布
01-13
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管理系统(校级网络版2018SP2版补丁包)发布
06-21
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管理系统(省级网络版V2018)发布
06-21
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管理系统(校级网络版 V2018)发布
05-16
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管理系统(校级网络版2018SP1版补丁包)发布
01-25
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管理系统(省级网络版V2017)发布
03-01
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管理系统(校级网络版2017SP1版补丁包)发布
01-22
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管理系统(校级网络版 V2017)发布
12-18
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管理系统(省级网络版 V2016SP2)发布
05-24
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管理系统(校级网络版2016SP3版补丁包)发布
03-22
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管理系统(省级网络版 V2016SP1)发布
03-22
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管理系统(省级网络版 V2016)发布
03-15
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管理系统(校级网络版2016SP2版补丁包)发布
03-07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管理平台
项目申报系统
项目评审系统
项目中后期管理
社科要闻
加快建设教育强国
2025-06-03
怀进鹏:把教育强国的宏伟蓝图变为美好现实
2025-06-03
指引教育强国建设阔步前行
2025-05-30
更好交出服务中国式现代化的“复旦答卷”
2025-05-27
习近平致信祝贺复旦大学建校120周年
2025-05-26
激励新时代青年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挺膺担当
2025-05-06
《求是》杂志发表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文章《加快建设文化强国》
2025-04-16
深入学习贯彻全国教育大会精神 开创教育强国建设新局面
2025-03-31
牢牢把握教育的政治属性、人民属性、战略属性 加快建设教育强国
2025-03-24
社科动态
中国—巴西文明交流互鉴合作研究中心成立
在金砖国家领导人第17次会晤即将在巴西里约热内卢举行之际,在中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统筹指导下,当地时间7月5日,中国人民大学联合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巴西里约热内卢联邦大学、巴西米纳斯吉拉斯联邦大学共同举办“中巴携手,共创未来:中巴文明交流互鉴与科技创新合作启动仪式”,成立中国—巴西文明交流互鉴合作研究中心。
“中国人民大学-西湖大学未来人类联合研究院“成立
中国人民大学与西湖大学携手成立“中国人民大学-西湖大学未来人类联合研究院”,并面向全球发布“未来人类十大议题”,聚焦人类文明演进的重大挑战与突破方向,以中国青年引领全球青年畅想未来、造福人类。
四川大学举行哲学社会科学“双高计划”三方目标责任书签订仪式
四川大学举行哲学社会科学“双高计划”三方目标责任书签订仪式。校党委书记甘霖、校长汪劲松等校领导,哲学社会科学“双高计划”入选团队负责人,相关单位主要负责人等参加会议。常务副校长褚良银主持会议,副校长刘超介绍哲学社会科学“双高计划”相关情况。
中国人民大学“标识性概念·原创性理论”发布与研讨会暨首场会议举行
中国人民大学“标识性概念·原创性理论”发布与研讨会暨首场会议举行。中国人民大学校长林尚立出席并致辞。中央民族大学原校长黄泰岩,辽宁大学原党委常委、资深教授林木西,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副院长郭春丽,中央财经大学副校长陈斌开等专家出席。启动仪式由中国人民大学科研处处长、期刊管理中心主任钱明辉主持。
清华大学学位评定委员会2025年第三次全体会议举行
清华大学学位评定委员会2025年第三次全体会议在主楼接待厅举行。校长、校学位评定委员会主席李路明主持会议并讲话。校学位评定委员会副主席姜培学、贺克斌、邹冰松、金兼斌、梁琼麟等全体43位委员参加会议。
中国人民大学召开首次新时代国际性战略工作会议
中国人民大学召开首次新时代国际性战略工作会议,以高水平教育对外开放,赋能学校高质量发展。会议的主要任务是全面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考察调研时重要讲话精神,深入落实《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和三年行动计划,
中山大学全球与区域治理研究中心在香港揭牌成立
中大新闻网讯(通讯员李小瑛)6月11日,“全球治理与区域发展:机遇与挑战”研讨会暨中山大学全球与区域治理研究中心揭牌仪式在中山大学香港高等研究院举行。中山大学副校长谢湜、香港高等研究院院长徐安龙,人文社科处处长张伟,粤港澳发展研究院院长何俊志,以及中央驻港联络办研究部领导,香港特首政策组代表、香港有关高校和研究机构学者等出席了会议。
2025首届婚育友好主题论坛在京举办
当前,青年婚育观念转变、生育意愿走低等问题成为社会关注焦点。在此背景下,6月14日健康中国研究中心指导,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与中国人民大学人口与健康学院联合主办、《人口学》杂志编辑部和厦门海豹他趣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承办的2025首届“聚智新时代
最新
第十届中国人民大学国际统计论坛开幕 统计学学科自主知识体系联盟正式成立
[07-07]
最新
中国—巴西文明交流互鉴合作研究中心成立
[07-07]
最新
北京大学社会科学部召开2025年暑期战略研讨会
[07-07]
会议通知
· 第六届逻辑与论辩国际会议通知
· 第二届逻辑、伦理学与社会科学跨学科国际会议通知
· 2025年第十四届数量经济学国际学术会议征文启事
· 第七届中国健康经济发展论坛征文启事
· “20世纪中国分析哲学史研究”国际学术研讨会通知
· 2024年第十三届数量经济学国际学术会议征文启事
会议动态
第四届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青年论坛暨吉林大学经济学院建院四十周年学术研讨会在吉林大学召开
第十三届世界和平论坛在清华大学举行 韩正出席开幕式并致辞
清华大学在第20届联合国互联网治理论坛上举办系列活动
第49届清华大学中国与世界经济论坛举行
南京大学新中国史研究院成立五周年暨学科发展建设座谈会举行
中国品牌 “一带一路” 高质量发展大会(义乌)暨第三届 “智创未来” 高峰论坛举行
第十一届中国经学国际学术研讨会南开召开
北京大学在2025世界经济论坛新领军者年会(夏季达沃斯)召开“数字智能:学术界、产业界及跨领域的深度洞察”分论坛
第十三届世界和平论坛媒体吹风会暨“清华会客厅”媒体沙龙举行
第三届“复兴论坛”“党的自我革命与中国式现代化”研讨会举办
北京大学“CBDB廿年回顾暨数字史学国际研讨会”开幕
山东大学举办教师教育强国论坛暨于漪教育教学思想研讨会
庆祝楚帛书回归暨《子弹库帛书》英文版出版学术座谈会在北大举行
习近平法治思想论坛(2025)在北京举办
中非文明论坛(2025)在中国人民大学举行
马克思主义哲学青年学术论坛举行
专家学者齐聚南开 共议数智赋能与保险新质生产力
纪检监察学科建设前沿论坛暨山东大学纪检监察学院高质量发展大会举行
北京大学首都高端智库工作联席会议举行
山东大学承办第四届国际舆论学年会
共话金融强国与金创区建设 2025天津五大道金融论坛举行
观点
“家”何以作为一个哲学的母题
【光明学术笔谈】 编者按 家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支点,中华民族在创造璀璨文明的过程中形成了意蕴丰富的家文化。而家国意识,亦深深融入中国人的血脉中,是支撑中华民族生生不息、薪火相传的重要精神力量。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家”概念的哲学内涵,以及中华美学精神中蕴含的家国意识,是构建中国哲学自主知识体系的题中应有之义。
自然美育与家国意识
的机会少之又少,思考问题和处理人际关系的方式趋向于理性化和功利化。理性思维的过度植入,会造成感性思维和情感表达的日渐钝化。在这种处境下,走向自然可能是健全人格、锻炼体魄、释放压力、缓解疲劳、活跃感兴,促进新陈代谢的较好选择之一。 江山之助与家国意识 “自然美育”还可以激发一种浓厚的“恋土情结”和“家国意识”。
正确处理五个重大关系 以大学高质量发展助推教育强国建设
是高等教育。当前,我国正处于从教育大国向教育强国迈进的关键时期,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以及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坚持正确政治方向,坚持立德树人,树牢改革意识,强化创新思维,正确处理好事关新时代大学高质量发展和教育强国建设战略全局的“五个重大关系”,不断推动高校在服务党和国家战略需求中实现自身高质量发展,奋力谱写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
汉语语言哲学的鲜明特征
就会成为关注的焦点。由汉语所承载的民族思维方式下学上达的结果就是与哲学思想的融合,从而形成了中华文化中最富有特色的思想理念,那就是汉语语言哲学,其寄寓着汉民族哲学理念与美学理想,并闪耀着三个方面的鲜明特征。 主体功能是根本定位 从普通语言学视角来看,汉语属于典型的分析性语言,从词性到句法角色极少凭借形态给予明确的形式认定。因此,传统语文学中很少讲语法。
近现代词乐学的自主与自立
词乐学是中国古代音乐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近现代国学的重要内容。近现代词乐学是国学转型与新变的重要体现之一。伴随着西学的持续传入与学术思潮的新变,人们研究词乐学已更多地考虑如何形成中国面目、中国特色以及如何承继发扬中国传统,从而开拓词乐学学术研究的新路径,并在词乐学的自主与自立方面进行了多方面的尝试。
《汉书·艺文志》与先秦文献世界
法律、地理、经济以及典籍等内容。《汉志》是西汉宫廷藏书的目录,历来被认为是了解先秦文献、学术和思想的门径。《艺文志》并非班固原创,而是源自刘向校书的叙录。刘向整理西汉宫廷藏书是中国文化史上的一个大事件,校勘学和目录学从此成为专门的学问。西汉时代是先秦典籍由异本并行转向文本凝定的关键时期,这一历史性转折的节点就是刘向校书,记录这一节点变化的文献便是《汉书·艺文志》。
【我是这样做学问的】好的法学理论当有鲜明的实践品格
好的法学理论应当具备鲜明的实践品格,展示对实践的洞察力、解释力、引导力。因此,我常要求我的学生深度介入和参与法治实践,通过对实践的观察、体验和反思,培养敏锐的问题意识和思辨能力,防止研究“脱实向虚”。 典型案件是了解法律系统运行情况的另一扇重要窗口。在做学问的过程中,我亲历和参与了一些司法实践,代理了诸如“贤成大厦案”“田永诉北京科技大学案”等案件,产生了积极影响。
【改进文风大家谈】简洁故事,平实语言
【改进文风大家谈】 当下,我们常发现有些文章或讲话篇幅越来越长,似乎只有长篇大论和高谈阔论才能彰显个人的权威和才识,才能赢得他人的钦佩和尊重。事实上,这是一种误解。真正能够打动人心、具有深刻感染力的文章,往往不是那些冗长繁复的空谈,而是那些以简洁的故事和平实的语言来表达事物本质、深刻道理和真诚情感的讲述。
构建内外贯通的人工智能法治范式
或多边条约或协定、国际性组织的重要国际法文件、习惯国际法等。尤其对国内法中涉外法律法规的理解仍较为狭窄,常限于对外关系法、反外国制裁法、外商投资法、涉外民事关系法律适用法,抑或相关法律中的涉外条款。人工智能风险治理具有跨国境外溢效应与跨领域的系统性,人工智能法治建设中必然要对全球合作与共同责任的共生结构做出回应。
完善产业链政策 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
【学思践悟】 当代国际竞争格局已突破经济总量单一维度的传统比拼,逐步演变为创新链主导权与产业链控制力的多维博弈。构筑现代化产业体系既是一国经济跃升的核心枢纽,更是大国博弈中抢占战略制高点的关键抓手。产业链政策的系统重构与精准施策,恰为这一宏观进程提供了底层支撑和制度保障。
以数字化赋能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专题深思)
文化惠民工程”,为推动文化产业数字化指明了方向。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和党中央决策部署,要深挖数据经济价值,克服“信息茧房”局限,以数字化赋能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 文化生产领域的变革总是与科技进步息息相关。回顾历史,人类社会的每一次跃进,科技革命的每一次升华,无不伴随着文化的历史性进步。文化与科技融合、与产业融合,能够带动文化资源的创造性转化和文化产品的创新性供给。
监督护航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
通过警示教育、廉政谈话等方式,用身边事教育身边人,增强党员干部和教职工的纪法意识和廉洁自律意识,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 服务战略需求,以机制创新护航学校事业高质量发展 高等教育的战略性要求纪检监察工作必须主动融入国家发展大局和学校中心工作,通过有效的监督保障和机制创新,为学校服务国家战略、实现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 围绕国家重大战略部署强化监督保障。
从儿童文学到儿童阅读教育
儿童文学研究究竟属于文学领域还是教育学领域?童书究竟是艺术品还是教育工具?这是当代儿童文学研究的热门话题,关于这些话题的争论反映出儿童文学的“跨学科”属性。儿童文学研究的教育学视角或基于教育场景的儿童文学研究,与纯文学视角的儿童文学研究同样重要,二者之间有着内在的逻辑关联。
以高质量城市更新推动投资与消费提质增效
它以存量空间的“微更新”撬动投资消费的“大循环”,以发展方式的“深变革”培育内需增长的“新动能”,通过空间再生产形成“投资提质—消费升级—价值反哺”的闭环,推动城市发展从要素驱动转向效率驱动、创新驱动。 激活存量资源的价值潜能。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城市工作“要坚持集约发展,框定总量、限定容量、盘活存量、做优增量、提高质量”。
在赓续中华文脉中高扬中华民族的文化主体性
【学思践悟】 在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中赓续中华文脉,通过优秀传统文化基因的当代表达不断巩固中华民族文化主体性,是增强人民精神力量、筑牢强国建设和民族复兴文化根基的重要途径。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深入挖掘和阐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涵,用马克思主义激活中华传统文化中的优秀因子并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发展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继承发扬伟大建党精神 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
着中国共产党人不断攻坚克难,从胜利走向胜利。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要继续弘扬光荣传统、赓续红色血脉,永远把伟大建党精神继承下去、发扬光大!” 新时代新征程,如何弘扬伟大建党精神?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
林毅夫:我们坐在理论创新的“金矿”上
放在因果逻辑的框架中,来解释观察到的现象或是来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但是,由于不同国家社会经济条件不一样,那些在发达国家很重要的变量因素,在中国不见得重要,在中国重要的变量未必是来自发达国家的理论的前提。 新的理论来自新的现象和问题,中国的发展模式在人类历史上不曾有过,碰到的问题也是人类历史上不曾有过的,我们就坐在理论创新的“金矿”上,中国经济工作者要抓住这个时代机遇。
陶渊明“神辨自然”生命哲学的自我实践
《形影神》组诗是陶渊明生命思想的集中表达,通过设置“形”“影”“神”相互问答的形式,指出“形”“影”生命观存在的问题,并以“神辨自然”予以解决。所辨之“自然”,即委运顺化。陈寅恪曾将陶渊明这一生命思想概括为新自然主义。陶渊明这一生命思想,虽在一定程度上受魏晋玄学影响,但更是基于历史思考与生活实践形成的生命观。
中国哲学自主形态的探究路径
界定“中国哲学”的对象和范围,都难以摆脱中国哲学研究的“学徒状态”。只有立足中国哲学的非比较性特征展开研究,才能深入探索中国哲学的自主形态,彰显自身的独创性,构建中国哲学自主知识体系。 中国哲学与比较哲学 历史地看,“中国哲学”学科的最初确立,是在引进西方哲学及学科体系的背景下对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重新定位。
都城中轴线:中国传统城市规划的典范与文明标识
使用,显示出中国传统城市规划设计技术的先进性与延续性。 当然,中轴线主要是一个都城的设计框架,填充到各部分的是一系列殿堂建筑,而要将一系列规模宏大的建筑群有序排列、形成和谐统一的整体,对技术方面的要求极高,因此体现了中华文明在建筑技术上的高超水平。 三 都城中轴线建筑群设计的思想源泉来自中国传统“天人合一”观念,这一观念是中华民族的核心思想与精神特质之一。
理论
社会
经济
政治
人文
历史
哲学
法学
管理
教育
在线期刊
俄语语言文学研究
2025年第1期
道德教育研究
2025年第2期
道德教育研究
2025年第1期
俄语语言文学研究
2024年第4期
会计与财务
2024年第2期
[当代会计评论]
[公共管理研究]
[社会保障研究]
[会计与财务]
[评价与管理]
[公司治理]
[公共行政评论]
[比较经济体制研究]
[政治经济学评论]
[大珠三角论坛]
[区域经济合作研究]
[发展经济学论坛]
[西部经济学评论]
[农业经济与政策]
[跨国公司研究]
[国有经济研究]
[数量经济研究]
[金融学术动态]
[WTO与中国]
[世界经济评论]
[东部经济评论]
[价值与文化研究]
[伦理学与道德建设]
[科学技术与辩证法]
[逻辑与认知]
[中国文字学报]
[中国英语教育]
[汉语史期刊]
[中国文学演变]
[中国现代文学学刊]
[文艺学新世纪]
[文艺美学研究]
[俄语语言文学研究]
[中国社会历史评论]
[华侨华人研究]
[边疆考古研究]
[民商法研究]
[武汉大学国际法杂志]
[环境法]
[中山大学法律评论]
论文在线
基于hsk动态作文语料库日本学生汉语数量补语习得偏误分析
2025-07-07
小三角理论综合探析
2025-07-07
职业教育数字化转型影响因素分析
2025-07-07
“恶”之花在残败中绽放 ——索洛古勃《火红的罂粟》赏析
2025-07-07
图式理论的对外汉语教学应用研究综述
2025-07-07
常用查询
查询全国高校学校代码
查询学科代码
友情链接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全国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办公室
中国社会科学院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中国委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
中国人民大学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文献中心
中国社会科学报在线
中国人民大学学术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