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稿启事
联系我们
首
页
管
理
通知公告
项目管理
经费管理
成果奖励
学风建设
管理规章
管理软件
社科统计
资
讯
社科要闻
管理动态
社科动态
国际交流
成果平台
学科建设
社科人物
会议资讯
观
点
理论
哲学
教育
法学
政治
历史
经济
人文
管理
社会
常用速查
在线期刊
论文在线
习近平向全球文明对话部长级会议致贺信
奋力书写挺膺担当的青春篇章
加快建设教育强国
怀进鹏:把教育强国的宏伟蓝图变为美好现实
习近平致信祝贺复旦大学建校120周年
激励新时代青年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挺膺担当
习近平:强化教育对科技和人才支撑作用 形成人才辈出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生动局面
教育部直属高校“扎实开展学习教育 加快建设教育强国”座谈会举行
教育部党组召开2025年巡视工作会议暨第一轮巡视动员部署会
深入学习贯彻全国教育大会精神 开创教育强国建设新局面
国家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2025年部署会召开
牢牢把握教育的政治属性、人民属性、战略属性 加快建设教育强国
聚焦2025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
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联合印发 《面向2035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
聚焦2025全国两会
跨越文明隔阂 共促世界和谐——来自全球文明对话部长级会议平行分论坛现场的报道
【改进文风大家谈】文贵品质,不唯数量
【我是这样做学问的】好的法学理论当有鲜明的实践品格
【改进文风大家谈】简洁故事,平实语言
继承发扬伟大建党精神 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
数字赋能学习型社会建设主题活动举行
【我是这样做学问的】对现实的感悟永远是学术研究的源泉和动力
用教育变革音符谱绘人类数字文明乐章
持续增强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自觉性主动性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的经济实践与理论探索
高标准高质量推进工作 推动学习教育取得实效
【改进文风大家谈】研究真问题和真研究问题
加快推进学科专业交叉融合(在一线)
通知公告
项目管理
经费管理
成果奖励
学风建设
管理规章
管理软件
教育部社科司关于下拨2025年度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繁荣计划专项资金第一批经费的通知
2025-07-03
教育部社科司关于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2025年6月结项情况的通报
2025-06-18
教育部社科司关于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2025年度中期检查工作的通知
2025-05-30
教育部社科司关于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2025年5月结项情况的通报
2025-05-21
教育部社科司关于征集2025年度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选题的通知
2025-03-12
教育部文件及通知
教育部社科司关于下拨2025年度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繁荣计划专项资金第一批经费的通知
07-03
教育部社科司关于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2025年6月结项情况的通报
06-18
教育部社科司关于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2025年度中期检查工作的通知
05-30
教育部社科司关于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2025年5月结项情况的通报
05-21
教育部社科司关于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2025年3月结项情况的通报
03-20
其他管理机构文件及通知
关于公布2024年度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研究专项一般项目立项通知书挂号单的通知
12-03
关于公布2024年度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项目立项通知书挂号单的通知
11-07
关于召开第十届全国艺术院校哲学社会科学发展论坛的通知
10-12
通知公告
教育部社科司关于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2025年6月结项情况的通报
06-18
教育部社科司关于2025年高校思政课教师研究专项一般项目申报工作的通知
02-26
教育部社科司关于2025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专项任务项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申报工作的通知
02-21
教育部社科司关于2025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申报工作的通知
02-21
管理规章
中共教育部党组关于抓好赋予科研管理更大自主权有关文件贯彻落实工作的通知
07-02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结项材料审核要点
03-06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成果鉴定和结项有关规定
03-06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成果鉴定和结项办法
04-12
相关下载
教育部2025年高校思政课教师研究专项一般项目申请书下载
02-24
教育部2025年度人文社科专项任务项目申请评审书
02-24
教育部2025年度人文社科一般项目申请评审书
02-24
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中期检查报告书
05-31
历年资料
教育部社科司关于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2022年3月结项情况的通报
04-18
教育部社科司关于2020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立项的通知
05-09
关于2020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专项任务项目(高校辅导员研究)立项的通知
05-09
教育部社科司关于2020年度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后期资助项目立项的通知
05-09
通知公告
教育部社科司关于下拨2025年度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繁荣计划专项资金第一批经费的通知
07-03
教育部社科司关于下拨2024年度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繁荣计划专项资金第三批经费的通知
12-19
教育部社科司关于下拨2024年度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繁荣计划专项资金第二批经费的通知
07-17
教育部社科司关于下拨2023年度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繁荣计划专项资金第四批经费的通知
12-06
教育部社科司关于下拨2022年度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繁荣计划专项资金第六批经费的通知
02-23
教育部社科司关于下拨2022年度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繁荣计划专项资金第四批经费的通知
01-05
教育部社科司关于下拨2022年度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繁荣计划专项资金第三批经费的通知
10-31
教育部社科司关于下拨2022年度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繁荣计划专项资金第二批经费的通知
09-06
教育部社科司关于下拨2022年度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繁荣计划专项资金第一批经费的通知
06-20
管理办法
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繁荣计划专项资金管理办法
12-27
福建省社科规划项目经费管理办法
11-25
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经费管理暂行办法
11-25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经费管理办法
11-25
政策解读
科研经费管理改革这十年:为人才助力,为创新加速
05-23
高校经费使用还要进一步简政放权
03-09
应允许科研院所提留稳定性科研经费
03-09
高校科研“钱袋子”收放之道
03-06
通知公告
孙冶方经济科学奖第19届(2020年度)评选结果公示
07-07
关于第八届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评选结果的公示
03-04
关于第八届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申报材料审核结果的公示
01-23
历次成果奖励
教育部第六届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
08-22
第五届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名单(一等奖)
10-26
第五届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名单(二等奖)
10-26
评奖成果
刘诗白:《现代财富论》
09-09
白重恩:中国服务业发展的问题与对策—--“促进服务业发展政策研究”项目总报告
09-09
王俊豪:《中国垄断性产业结构重组、分类管制与协调政策》
09-09
重要文件和简报
关于印发《哲学社会科学科研诚信建设实施办法》的通知
07-05
第二次全国R&D资源清查教育系统评比表彰实施办法
11-06
中办、国办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科研诚信建设的若干意见》
05-31
中国工程院院士科学道德行为准则的若干自律规定
10-28
中国科学院院士科学道德自律准则
10-28
北京师范大学研究生院关于加强学风和学术道德建设的决定
10-28
中国工程院院士科学道德行为准则
10-28
学风委简报2016年第5期(总第58期)
10-17
学风委简报2016年第4期(总第57期)
10-17
学风动态
学位法出台,更好保障高校育才质量
06-11
完善学术剽窃认定标准 构建合理评判程序制度
11-06
引导博士生摒弃“快餐式”研究
10-24
学位法草案提交审议:用人工智能代写论文等学术不端或被撤销学位
08-29
以学术评价夯实哲学社会科学诚信基石
07-05
学术评价
改革评价制度 加快人才培养
03-11
本科人才培养,如何评价更合理
02-11
探索数智背景下学术评价理论与实践创新
09-24
充分认识教育评价改革的战略价值
05-21
管理规章
教育部等五部门关于印发《普通高等教育学科专业设置调整优化改革方案》的通知
04-06
中共教育部党组关于抓好赋予科研管理更大自主权有关文件贯彻落实工作的通知
05-28
教育统计管理规定
08-30
关于印发《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实施办法(暂行)》的通知
02-06
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后期资助项目鉴定、结项和出版工作规程
01-26
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励暂行办法
08-28
“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发展计划”创新团队支持办法
08-28
“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实施办法
08-28
高等学校知识产权保护管理规定
02-27
教育部等五部门关于印发《普通高等教育学科专业设置调整优化改革方案》的通知
04-06
中共教育部党组关于抓好赋予科研管理更大自主权有关文件贯彻落实工作的通知
05-28
教育统计管理规定
08-30
关于印发《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实施办法(暂行)》的通知
02-06
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后期资助项目鉴定、结项和出版工作规程
01-26
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励暂行办法
08-28
“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发展计划”创新团队支持办法
08-28
“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实施办法
08-28
高等学校知识产权保护管理规定
02-27
《普通高等学校理事会规程(试行)》
07-21
教育部要求学习宣传贯彻实施《高等学校学术委员会规程》
03-24
《高等学校学术委员会规程》全文
02-21
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管理办法(试行)
08-23
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普及读物项目实施办法
06-14
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发展报告项目实施办法
06-13
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建设计划实施办法
01-11
教育部关于进一步规范高校科研行为的意见
01-11
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科研项目管理的意见
01-11
管理软件
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管理系统(省级网络版V2020)发布
01-14
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管理系统(校级网络版 V2020)发布
12-17
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管理系统(省级网络版V2019)发布
04-07
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管理系统(校级网络版V2019 SP1)发布
02-24
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管理系统(校级网络版 V2019)发布
01-13
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管理系统(校级网络版 V2019)发布
01-13
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管理系统(校级网络版2018SP2版补丁包)发布
06-21
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管理系统(省级网络版V2018)发布
06-21
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管理系统(校级网络版 V2018)发布
05-16
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管理系统(省级网络版V2020)发布
01-14
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管理系统(校级网络版 V2020)发布
12-17
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管理系统(省级网络版V2019)发布
04-07
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管理系统(校级网络版V2019 SP1)发布
02-24
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管理系统(校级网络版 V2019)发布
01-13
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管理系统(校级网络版 V2019)发布
01-13
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管理系统(校级网络版2018SP2版补丁包)发布
06-21
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管理系统(省级网络版V2018)发布
06-21
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管理系统(校级网络版 V2018)发布
05-16
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管理系统(校级网络版2018SP1版补丁包)发布
01-25
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管理系统(省级网络版V2017)发布
03-01
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管理系统(校级网络版2017SP1版补丁包)发布
01-22
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管理系统(校级网络版 V2017)发布
12-18
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管理系统(省级网络版 V2016SP2)发布
05-24
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管理系统(校级网络版2016SP3版补丁包)发布
03-22
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管理系统(省级网络版 V2016SP1)发布
03-22
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管理系统(省级网络版 V2016)发布
03-15
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管理系统(校级网络版2016SP2版补丁包)发布
03-07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管理平台
项目申报系统
项目评审系统
项目中后期管理
社科要闻
习近平向全球文明对话部长级会议致贺信
2025-07-11
加快建设教育强国
2025-06-03
怀进鹏:把教育强国的宏伟蓝图变为美好现实
2025-06-03
指引教育强国建设阔步前行
2025-05-30
更好交出服务中国式现代化的“复旦答卷”
2025-05-27
习近平致信祝贺复旦大学建校120周年
2025-05-26
激励新时代青年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挺膺担当
2025-05-06
《求是》杂志发表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文章《加快建设文化强国》
2025-04-16
深入学习贯彻全国教育大会精神 开创教育强国建设新局面
2025-03-31
社科动态
山东大学联合发起成立高校政治学科强国行党建联合体
高校政治学科强国行党建联合体成立大会暨党建引领中国政治学自主知识体系建构理论研讨会在山东大学青岛校区举行。校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国家监委驻山东大学监察专员陈向阳出席大会并致辞。校长助理、青岛校区党工委书记邢占军主持会议。
中国人民大学召开首次新时代青年大会
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青年大有可为。7月9日,中国人民大学召开首次新时代青年大会,以青春之名、赴时代之约,唱响新时代青年之歌。
中国—巴西文明交流互鉴合作研究中心成立
在金砖国家领导人第17次会晤即将在巴西里约热内卢举行之际,在中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统筹指导下,当地时间7月5日,中国人民大学联合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巴西里约热内卢联邦大学、巴西米纳斯吉拉斯联邦大学共同举办“中巴携手,共创未来:中巴文明交流互鉴与科技创新合作启动仪式”,成立中国—巴西文明交流互鉴合作研究中心。
“中国人民大学-西湖大学未来人类联合研究院“成立
中国人民大学与西湖大学携手成立“中国人民大学-西湖大学未来人类联合研究院”,并面向全球发布“未来人类十大议题”,聚焦人类文明演进的重大挑战与突破方向,以中国青年引领全球青年畅想未来、造福人类。
四川大学举行哲学社会科学“双高计划”三方目标责任书签订仪式
四川大学举行哲学社会科学“双高计划”三方目标责任书签订仪式。校党委书记甘霖、校长汪劲松等校领导,哲学社会科学“双高计划”入选团队负责人,相关单位主要负责人等参加会议。常务副校长褚良银主持会议,副校长刘超介绍哲学社会科学“双高计划”相关情况。
中国人民大学“标识性概念·原创性理论”发布与研讨会暨首场会议举行
中国人民大学“标识性概念·原创性理论”发布与研讨会暨首场会议举行。中国人民大学校长林尚立出席并致辞。中央民族大学原校长黄泰岩,辽宁大学原党委常委、资深教授林木西,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副院长郭春丽,中央财经大学副校长陈斌开等专家出席。启动仪式由中国人民大学科研处处长、期刊管理中心主任钱明辉主持。
最新
岭南数字人文联盟成立
[07-16]
最新
跨越文明隔阂 共促世界和谐——来自全球文明对话部长级会议平行分论坛现场的报道
[07-14]
最新
为人类文明进步、世界和平发展注入新的动力
[07-11]
会议通知
· 第六届逻辑与论辩国际会议通知
· 第二届逻辑、伦理学与社会科学跨学科国际会议通知
· 2025年第十四届数量经济学国际学术会议征文启事
· 第七届中国健康经济发展论坛征文启事
· “20世纪中国分析哲学史研究”国际学术研讨会通知
· 2024年第十三届数量经济学国际学术会议征文启事
会议动态
“全球秩序变迁与中美关系”暨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团队专题研讨会在北京大学举行
第四届清华地区研究论坛举行
2025中国数字经济发展和治理学术年会在清华大学举行
第四届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青年论坛暨吉林大学经济学院建院四十周年学术研讨会在吉林大学召开
第十三届世界和平论坛在清华大学举行 韩正出席开幕式并致辞
清华大学在第20届联合国互联网治理论坛上举办系列活动
第49届清华大学中国与世界经济论坛举行
南京大学新中国史研究院成立五周年暨学科发展建设座谈会举行
中国品牌 “一带一路” 高质量发展大会(义乌)暨第三届 “智创未来” 高峰论坛举行
第十一届中国经学国际学术研讨会南开召开
北京大学在2025世界经济论坛新领军者年会(夏季达沃斯)召开“数字智能:学术界、产业界及跨领域的深度洞察”分论坛
第十三届世界和平论坛媒体吹风会暨“清华会客厅”媒体沙龙举行
第三届“复兴论坛”“党的自我革命与中国式现代化”研讨会举办
北京大学“CBDB廿年回顾暨数字史学国际研讨会”开幕
山东大学举办教师教育强国论坛暨于漪教育教学思想研讨会
庆祝楚帛书回归暨《子弹库帛书》英文版出版学术座谈会在北大举行
习近平法治思想论坛(2025)在北京举办
中非文明论坛(2025)在中国人民大学举行
马克思主义哲学青年学术论坛举行
观点
文化视野下的人—水关系
的时候,人与人之间的区隔、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需要被重新理解。这种理解需要我们对自然和社会有着更为客观的了解。在文化视野下认识人—水关系,重点在于警惕人—水关系中普遍存在的“新陈代谢断裂”。“新陈代谢断裂”是马克思主义生态学家批判工业化的农业生产方式和生产关系的重要理论工具,指人与自然之间有机循环和互动关系的中断,从而造成人与自然关系的异化。
宋文化的历史坐标
获得了创新性发展并为元明清文化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陈寅恪先生关于华夏民族之文化“造极于赵宋”的论断,深刻揭示了宋代在中华文明史中的光辉坐标。宋文化是中华文化发展史上的一大高峰。对此,中外学者高度认同。邓广铭先生讲:“两宋期内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所达到的高度,在中国整个封建社会历史时期之内,可以说是空前绝后的。”中华文明发展至宋代,物质文明和精神文化均获得极大发展。
推动哲学社会科学实验室高质量发展
政策建议的重要平台。推动哲学社会科学实验室高质量发展,是抢占社科研究范式变革制高点、构建中国哲学社会科学自主知识体系的必然选择,也是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有力支撑。 推进哲学社会科学实验室建设是构建中国哲学社会科学自主知识体系的迫切需要 哲学社会科学实验室通过深入研究和科学验证中国实践,构建植根中国土壤的知识体系。创新研究方法,提供中国方案。
《文选》缘何首列《两都赋》?
《文选》是梁代昭明太子萧统编辑的我国第一部文学总集,收录了从先秦至齐梁时期的作品。到了隋唐之际,经萧该、曹宪、李善等人注释推广,加上科举制度重视文章创作,《文选》逐渐成为古代文人研读的必备书籍,成为中国文学史上最具影响力的典籍之一。《文选》的编纂特色鲜明,以文体为纲,其中居于首位的是赋体,班固的《两都赋》又居于诸赋之首。问题是,《两都赋》缘何居于首位?
传统诗学范畴的创化与再生
理论范畴总是处在一种动态发展的过程中,其演变往往受到时代的深刻影响。近代是中国古代诗学向现当代诗学过渡的关键节点,在西方文化影响下,传统诗学范畴在此时期经历了不同命运。
“江山之助”说
“江山之助”说出自刘勰《文心雕龙》。数十年来,关于“江山之助”说的研究很多。代表性的有吴承学、蒋凡、汪春泓、陶礼天、周锡山等先生,他们分别从地域风格、地域文化、本义、文学地理学等角度切入,各有见地。但整体来看,学者们讨论“江山之助”时,多是普泛意义上的文学(甚至连文体也不分)。这样,导致诸多问题的讨论过于笼统甚至以偏概全。
以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推进海洋强国建设
21世纪是海洋的世纪,海洋事关国家安全和长远发展。7月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召开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六次会议时强调“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必须推动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向海图强之路”,并对推动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做出系统部署。“十四五”时期,我国海洋经济突破10万亿元大关,但同时也面临资源约束趋紧、生态压力加大、国际竞争加剧等多重挑战。
【改进文风大家谈】文贵品质,不唯数量
【改进文风大家谈】 所谓“有话则长,无话则短”,文章优劣,不取决于字数多寡、篇幅长短,而在于内涵深浅、性情真伪。明代归有光《项脊轩志》仅800余字,感怀真切,道尽物是人非的永恒哀思。鲁迅《记念刘和珍君》仅数千字,刻画出时代的血泪,字里行间涌动的家国情怀至今仍撞击着读者心灵。当然,经典之作也可以长篇大论,但仍当以品质取胜,而不会因字数而流芳。
“孔子删诗”还原
“删诗”之争 《史记·孔子世家》说,孔子从三千余篇古诗中“去其重,取可施于礼义”者,选出305篇。唐代孔颖达对三千篇的数量提出疑问:“马迁言古诗三千余篇,未可信也。”然而,既然“三千”的起始规模存疑,那么孔子删诗一说的整体可信度也就难免受其牵连。后世之郑樵、朱熹以及朱彝尊等人,都相继从不同角度对删诗说提出了异议。
《左传》中鲁国“以礼相交”的智慧
而可以兴邦”“一言而丧邦”(《论语·子路》)的箴言中达到理论化高峰,本质上是将《周礼・春官・大行人》中“属象胥,谕言语,协辞命”的制度要求转化为外交实践智慧。 战场上,鲁国使者常以“礼”为切入点,瓦解敌军心理防线。
人工智能与口述史研究
教育部第八届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青年成果奖等。 作为二战后兴起的兼具学术研究意义、社会行动议程与公共历史价值的研究方法与学科领域,口述史的兴起与发展在相当程度上受益于科学技术的革新与应用。如今,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迅猛发展,这一领域也正迎来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
着力推动健康消费提质升级
趋势、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增强消费对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作用、促进社会再生产良性循环的重要举措。为此,要着力推动健康消费提质升级,在更好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同时,不断增强消费对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作用。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的发展的最高境界是自由而全面的发展。人不仅需要具备基本的劳动能力,更要拥有健康的体魄、健全的心理素质和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
深刻认识习近平法治思想在实践中的创新发展(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习近平法治思想学习贯彻众论)
创新发展法学研究方法论 加强新时代法学理论研究,必须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坚持把马克思主义法治理论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相结合,总结归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实践规律,汲取人类法治文明有益成果。形成科学的研究方法是学术发展的重要条件。
科技法学的属性特征与建构路径
新时代法学研究者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指导,深刻认识科技法学的学科属性和特征,以构建科技法学自主知识体系为着力点,推动科技与法治融合发展。 科技法学的学科属性 科技法学是新兴学科。工业革命之前,法律与科技处于某种疏离的状态。
村规民约在乡村治理中的道德价值
【析理论道】 村规民约是深植于我国乡土社会的独特文化事象,承载着农耕文明的伦理记忆,凝结着地方性道德知识与民间智慧的深厚底蕴。作为村民共同参与制定的非正式制度,村规民约既是传统礼治精神的现代转化,又是乡村德治的具象载体,折射出中华伦理共同体绵延千年的价值基因。在乡村治理实践中,村规民约将道德理想转化为行为准则,以乡土逻辑化解矛盾纠纷,成为维系乡村秩序、培育集体认同的精神纽带。
列宁“帝国主义论”的认识论基础
20世纪初,资本主义从自由竞争阶段进入垄断阶段,垄断组织与金融资本的统治在全球范围内不断扩张,国际垄断资本同盟“瓜分世界”造成了资本主义国家之间、资本主义国家与落后弱小民族国家之间的矛盾冲突加剧。
近代日本的侵华战争之路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和清醒剂。日本军国主义的野蛮侵略给中国人民造成空前巨大的灾难,激起中国人民的顽强反抗。近代日本以两次战争为主的持续侵华之路及其历史教训,在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的今天
加快建构中国自主的财政知识体系(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习近平经济文选》第一卷专家谈)
同理,在不同的体制背景下,财政运行格局必然存在差异。当前,以中国财政运行规律为研究对象建构中国自主的财政知识体系,当然要立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作为最主要、最重要的立论基础。 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
“家”何以作为一个哲学的母题
【光明学术笔谈】 编者按 家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支点,中华民族在创造璀璨文明的过程中形成了意蕴丰富的家文化。而家国意识,亦深深融入中国人的血脉中,是支撑中华民族生生不息、薪火相传的重要精神力量。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家”概念的哲学内涵,以及中华美学精神中蕴含的家国意识,是构建中国哲学自主知识体系的题中应有之义。
自然美育与家国意识
的机会少之又少,思考问题和处理人际关系的方式趋向于理性化和功利化。理性思维的过度植入,会造成感性思维和情感表达的日渐钝化。在这种处境下,走向自然可能是健全人格、锻炼体魄、释放压力、缓解疲劳、活跃感兴,促进新陈代谢的较好选择之一。 江山之助与家国意识 “自然美育”还可以激发一种浓厚的“恋土情结”和“家国意识”。
理论
社会
经济
政治
人文
历史
哲学
法学
管理
教育
在线期刊
俄语语言文学研究
2025年第1期
道德教育研究
2025年第2期
道德教育研究
2025年第1期
俄语语言文学研究
2024年第4期
会计与财务
2024年第2期
[当代会计评论]
[公共管理研究]
[社会保障研究]
[会计与财务]
[评价与管理]
[公司治理]
[公共行政评论]
[比较经济体制研究]
[政治经济学评论]
[大珠三角论坛]
[区域经济合作研究]
[发展经济学论坛]
[西部经济学评论]
[农业经济与政策]
[跨国公司研究]
[国有经济研究]
[数量经济研究]
[金融学术动态]
[WTO与中国]
[世界经济评论]
[东部经济评论]
[价值与文化研究]
[伦理学与道德建设]
[科学技术与辩证法]
[逻辑与认知]
[中国文字学报]
[中国英语教育]
[汉语史期刊]
[中国文学演变]
[中国现代文学学刊]
[文艺学新世纪]
[文艺美学研究]
[俄语语言文学研究]
[中国社会历史评论]
[华侨华人研究]
[边疆考古研究]
[民商法研究]
[武汉大学国际法杂志]
[环境法]
[中山大学法律评论]
论文在线
“和敬清寂”与“道法自然”:中日茶道文化精神的分野及其背后的文化逻辑
2025-07-15
豫西南衙署建筑中的廉政文化
2025-07-15
网络用语对现代汉语规范化的启迪
2025-07-11
从组屋政策探究新加坡国家认同的建构
2025-07-11
Z世代“反向消费”现象的原因及影响
2025-07-11
常用查询
查询全国高校学校代码
查询学科代码
友情链接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全国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办公室
中国社会科学院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中国委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
中国人民大学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文献中心
中国社会科学报在线
中国人民大学学术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