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稿启事
联系我们
首
页
管
理
通知公告
项目管理
经费管理
成果奖励
学风建设
管理规章
管理软件
社科统计
资
讯
社科要闻
管理动态
社科动态
国际交流
成果平台
学科建设
社科人物
会议资讯
观
点
理论
哲学
教育
法学
政治
历史
经济
人文
管理
社会
常用速查
在线期刊
论文在线
习近平给中国农业大学全体师生回信
聚焦国家重大战略需求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更好服务经济社会发展
我国教育取得五个“新突破”
教育部专场介绍加快建设教育强国进展成效
弘扬践行教育家精神 书写教育强国篇章
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在京隆重举行
教育部党组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
牢记初心使命 开创美好未来——在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元首理事会第二十五次会议上的讲话
凝聚上合力量 完善全球治理——在“上海合作组织+”会议上的讲话
怀进鹏:以改革创新精神贯彻实施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
习近平向全球文明对话部长级会议致贺信
聚焦2025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
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联合印发 《面向2035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
聚焦2025全国两会
何立峰会见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顾问委员会委员代表
世界视野下的历史中国与当代中国——第二届世界中国学大会发言摘编
以学术创新推动中共党史党建学自主知识体系构建
第二届世界中国学大会在沪举办 李书磊出席并发表主旨演讲
“中国学已成为一种全球现象”
“我们如何做好人文经济学研究”
高质量教育体系加快构建
2025北京文化论坛开幕
用党的创新理论改造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以使命感引领教育未来
AI“撞上”法学引发的学科变革
“我们为什么关注人文经济学”
通知公告
项目管理
经费管理
成果奖励
学风建设
管理规章
管理软件
教育部社科司关于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2025年9月结项情况的通报
2025-10-13
教育部社科司关于2025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评审结果的公示
2025-09-25
教育部社科司关于2025年度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研究专项一般项目评审结果的公示
2025-09-25
教育部社科司关于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2025年7月结项情况的通报
2025-07-21
教育部社科司关于下拨2025年度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繁荣计划专项资金第一批经费的通知
2025-07-03
教育部文件及通知
教育部社科司关于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2025年9月结项情况的通报
10-13
教育部社科司关于2025年度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研究专项一般项目评审结果的公示
09-25
教育部社科司关于2025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评审结果的公示
09-25
教育部社科司关于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2025年7月结项情况的通报
07-21
教育部社科司关于下拨2025年度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繁荣计划专项资金第一批经费的通知
07-03
其他管理机构文件及通知
国家语委科研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开展国家语委“十四五”科研规划2025年选题指南项目申报工作的通知
07-21
关于公布2024年度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研究专项一般项目立项通知书挂号单的通知
12-03
关于公布2024年度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项目立项通知书挂号单的通知
11-07
通知公告
教育部社科司关于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2025年7月结项情况的通报
07-21
教育部社科司关于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2025年6月结项情况的通报
06-18
教育部社科司关于2025年高校思政课教师研究专项一般项目申报工作的通知
02-26
教育部社科司关于2025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专项任务项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申报工作的通知
02-21
管理规章
中共教育部党组关于抓好赋予科研管理更大自主权有关文件贯彻落实工作的通知
07-02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结项材料审核要点
03-06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成果鉴定和结项有关规定
03-06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成果鉴定和结项办法
04-12
相关下载
教育部2025年高校思政课教师研究专项一般项目申请书下载
02-24
教育部2025年度人文社科专项任务项目申请评审书
02-24
教育部2025年度人文社科一般项目申请评审书
02-24
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中期检查报告书
05-31
历年资料
教育部社科司关于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2022年3月结项情况的通报
04-18
教育部社科司关于2020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立项的通知
05-09
关于2020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专项任务项目(高校辅导员研究)立项的通知
05-09
教育部社科司关于2020年度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后期资助项目立项的通知
05-09
通知公告
教育部社科司关于下拨2025年度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繁荣计划专项资金第一批经费的通知
07-03
教育部社科司关于下拨2024年度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繁荣计划专项资金第三批经费的通知
12-19
教育部社科司关于下拨2024年度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繁荣计划专项资金第二批经费的通知
07-17
教育部社科司关于下拨2023年度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繁荣计划专项资金第四批经费的通知
12-06
教育部社科司关于下拨2022年度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繁荣计划专项资金第六批经费的通知
02-23
教育部社科司关于下拨2022年度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繁荣计划专项资金第四批经费的通知
01-05
教育部社科司关于下拨2022年度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繁荣计划专项资金第三批经费的通知
10-31
教育部社科司关于下拨2022年度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繁荣计划专项资金第二批经费的通知
09-06
教育部社科司关于下拨2022年度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繁荣计划专项资金第一批经费的通知
06-20
管理办法
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繁荣计划专项资金管理办法
12-27
福建省社科规划项目经费管理办法
11-25
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经费管理暂行办法
11-25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经费管理办法
11-25
政策解读
科研经费管理改革这十年:为人才助力,为创新加速
05-23
高校经费使用还要进一步简政放权
03-09
应允许科研院所提留稳定性科研经费
03-09
高校科研“钱袋子”收放之道
03-06
通知公告
孙冶方经济科学奖第19届(2020年度)评选结果公示
07-07
关于第八届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评选结果的公示
03-04
关于第八届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申报材料审核结果的公示
01-23
历次成果奖励
教育部第六届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
08-22
第五届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名单(一等奖)
10-26
第五届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名单(二等奖)
10-26
评奖成果
刘诗白:《现代财富论》
09-09
白重恩:中国服务业发展的问题与对策—--“促进服务业发展政策研究”项目总报告
09-09
王俊豪:《中国垄断性产业结构重组、分类管制与协调政策》
09-09
重要文件和简报
关于印发《哲学社会科学科研诚信建设实施办法》的通知
07-05
第二次全国R&D资源清查教育系统评比表彰实施办法
11-06
中办、国办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科研诚信建设的若干意见》
05-31
中国工程院院士科学道德行为准则的若干自律规定
10-28
中国科学院院士科学道德自律准则
10-28
北京师范大学研究生院关于加强学风和学术道德建设的决定
10-28
中国工程院院士科学道德行为准则
10-28
学风委简报2016年第5期(总第58期)
10-17
学风委简报2016年第4期(总第57期)
10-17
学风动态
学位法出台,更好保障高校育才质量
06-11
完善学术剽窃认定标准 构建合理评判程序制度
11-06
引导博士生摒弃“快餐式”研究
10-24
学位法草案提交审议:用人工智能代写论文等学术不端或被撤销学位
08-29
以学术评价夯实哲学社会科学诚信基石
07-05
学术评价
改革评价制度 加快人才培养
03-11
本科人才培养,如何评价更合理
02-11
探索数智背景下学术评价理论与实践创新
09-24
充分认识教育评价改革的战略价值
05-21
管理规章
教育部等五部门关于印发《普通高等教育学科专业设置调整优化改革方案》的通知
04-06
中共教育部党组关于抓好赋予科研管理更大自主权有关文件贯彻落实工作的通知
05-28
教育统计管理规定
08-30
关于印发《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实施办法(暂行)》的通知
02-06
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后期资助项目鉴定、结项和出版工作规程
01-26
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励暂行办法
08-28
“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发展计划”创新团队支持办法
08-28
“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实施办法
08-28
高等学校知识产权保护管理规定
02-27
教育部等五部门关于印发《普通高等教育学科专业设置调整优化改革方案》的通知
04-06
中共教育部党组关于抓好赋予科研管理更大自主权有关文件贯彻落实工作的通知
05-28
教育统计管理规定
08-30
关于印发《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实施办法(暂行)》的通知
02-06
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后期资助项目鉴定、结项和出版工作规程
01-26
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励暂行办法
08-28
“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发展计划”创新团队支持办法
08-28
“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实施办法
08-28
高等学校知识产权保护管理规定
02-27
《普通高等学校理事会规程(试行)》
07-21
教育部要求学习宣传贯彻实施《高等学校学术委员会规程》
03-24
《高等学校学术委员会规程》全文
02-21
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管理办法(试行)
08-23
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普及读物项目实施办法
06-14
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发展报告项目实施办法
06-13
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建设计划实施办法
01-11
教育部关于进一步规范高校科研行为的意见
01-11
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科研项目管理的意见
01-11
管理软件
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管理系统(省级网络版V2020)发布
01-14
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管理系统(校级网络版 V2020)发布
12-17
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管理系统(省级网络版V2019)发布
04-07
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管理系统(校级网络版V2019 SP1)发布
02-24
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管理系统(校级网络版 V2019)发布
01-13
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管理系统(校级网络版 V2019)发布
01-13
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管理系统(校级网络版2018SP2版补丁包)发布
06-21
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管理系统(省级网络版V2018)发布
06-21
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管理系统(校级网络版 V2018)发布
05-16
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管理系统(省级网络版V2020)发布
01-14
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管理系统(校级网络版 V2020)发布
12-17
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管理系统(省级网络版V2019)发布
04-07
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管理系统(校级网络版V2019 SP1)发布
02-24
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管理系统(校级网络版 V2019)发布
01-13
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管理系统(校级网络版 V2019)发布
01-13
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管理系统(校级网络版2018SP2版补丁包)发布
06-21
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管理系统(省级网络版V2018)发布
06-21
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管理系统(校级网络版 V2018)发布
05-16
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管理系统(校级网络版2018SP1版补丁包)发布
01-25
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管理系统(省级网络版V2017)发布
03-01
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管理系统(校级网络版2017SP1版补丁包)发布
01-22
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管理系统(校级网络版 V2017)发布
12-18
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管理系统(省级网络版 V2016SP2)发布
05-24
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管理系统(校级网络版2016SP3版补丁包)发布
03-22
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管理系统(省级网络版 V2016SP1)发布
03-22
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管理系统(省级网络版 V2016)发布
03-15
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管理系统(校级网络版2016SP2版补丁包)发布
03-07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管理平台
项目申报系统
项目评审系统
项目中后期管理
社科要闻
习近平给中国农业大学全体师生回信
2025-10-16
第二届世界中国学大会在沪举办 李书磊出席并发表主旨演讲
2025-10-15
聚焦国家重大战略需求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更好服务经济社会发展
2025-10-09
2025北京文化论坛开幕
2025-09-24
弘扬践行教育家精神 书写教育强国篇章
2025-09-11
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在京隆重举行
2025-09-04
牢记初心使命 开创美好未来——在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元首理事会第二十五次会议上的讲话
2025-09-02
凝聚上合力量 完善全球治理——在“上海合作组织+”会议上的讲话
2025-09-02
怀进鹏:以改革创新精神贯彻实施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
2025-09-01
社科动态
共商和合共生新秩序 通州·全球发展论坛(2025)举办
通州·全球发展论坛(2025)在位于北京通州运河商务区的北京国际财富中心开幕。来自海内外的数百名嘉宾共商和合共生新秩序,共筑全球发展新基石。本届论坛由中国人民大学主办,中国人民大学和通州区人民政府共同承办,以“和合共生:全球发展的基础与秩序”为主题,
南开大学组建信息与传播学院
推进新文科升级建设试点 培养国家战略传播力量 南开新闻网讯 (记者 梁煊 摄影 宗琪琪)为深入贯彻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扎实推进高等教育综合改革,南开大学顺应数智时代发展浪潮,优化整合新闻与传播学院和商学院信息资源管理系,组建“南开大学信息与传播学院”。此举旨在面向国家战略需求,推动“信息”与“传播”优势互补,构建更具竞争力的学科发展新生态,打造具有示范意义的“新文科”建设样板。
北京大学人口研究所等共同组织发起“中国人口学自主知识体系联盟”
北京大学人口研究所与中国人民大学人口研究所等19所科研机构,《人口与发展》《人口研究》《中国人口科学》等8个学术期刊单位在北京共同成立了“中国人口学自主知识体系联盟”。北京大学人口研究所所长陈功在中国人口学自主知识体系建设研讨会暨纪念查瑞传、林富德教授诞辰100周年会议上作了主旨报告。
第四届世界马克思主义大会在北京大学开幕
第四届世界马克思主义大会在北京大学英杰交流中心阳光厅开幕。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副校(院)长李毅、教育部社会科学司司长王日春、北京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张际、北京大学党委书记何光彩等出席开幕式并致辞,中国社会科学院党组成员、当代中国研究所所长金民卿,
第四届21世纪世界百所著名大学法学院院长论坛暨人工智能时代全球法治大会召开
在全球治理变革中高举法治火炬,在时代发展浪潮中高扬正义旗帜。10月3—4日,第四届21世纪世界百所著名大学法学院院长论坛暨人工智能时代全球法治大会在中国人民大学召开。
中国人民大学举办工商管理学科发展大会暨商学院75周年院庆系列活动
七十五载栉风沐雨,七十五载春华秋实,中国人民大学工商管理学科深扎中国管理实践沃土,繁茂世界管理智慧之枝干。中国人民大学举办工商管理学科发展大会暨商学院75周年院庆系列活动,聚焦“传承与创新:最懂中国管理 贡献全球智慧”,总结回顾学校工商管理学科发展历程,推动构建中国管理学派。
清华大学中国发展规划研究院联合发布《国际交往中心城市指数2025》
清华大学中国发展规划研究院、德勤中国在清华大学联合发布《国际交往中心城市指数2025》。第十三届全国政协常委、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原中央财经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杨伟民出席发布会并作主旨演讲。清华大学党委副书记过勇、北京市委外办市政府外办副主任冯剑、德勤亚太首席战略与创新官谭瑞(Thierry Delmarcelle)等出席发布会。
首届“长春论坛”在吉林大学举办
以“共谋‘十五五’:大学与城市高质量发展的战略擘画与治理创新”为主题的首届长春论坛在吉林大学举办。来自政府部门、知名央企、兄弟高校、智库机构的百余位专家学者齐聚一堂,共同搭建开放交流、协同创新的高端对话平台,探索大学与城市共兴共荣新路径,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发展,助力教育强国建设与东北全面振兴。
最新
南开大学发布新文科、新工科、新医科建设规划
[10-20]
最新
共商和合共生新秩序 通州·全球发展论坛(2025)举办
[10-20]
最新
南开大学组建信息与传播学院
[10-20]
会议通知
· 第八届中国健康经济发展论坛征文启事
· 第六届逻辑与论辩国际会议通知
· 第二届逻辑、伦理学与社会科学跨学科国际会议通知
· 2025年第十四届数量经济学国际学术会议征文启事
· 第七届中国健康经济发展论坛征文启事
· “20世纪中国分析哲学史研究”国际学术研讨会通知
会议动态
2025南开经济50人论坛举行
“明德战略对话(2025)”举行
共促人与社会全面发展 第三届通州·全球发展论坛将于10月16日至18日举办
马克思主义生态学学者国际合作座谈会举行
第六届北大光华纽约论坛举行:在不确定的时代探寻确定的价值
“自主知识体系建构南开论坛——中日思想文化交流互鉴暨《三集斋小集》出版研讨会”举行
“一带一路”旗舰项目国际传播研讨会举行
中国李大钊研究会第三届学术年会在黑龙江大学举行
守正创新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高质量发展 暨《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研究》创刊10周年学术交流会召开
华北地区高等学校图书馆协作委员会成立四十周年暨第三十五届学术年会在津召开
四川大学主办的“考古多学科融合研讨会”在成都举行
“赓续中华文脉 弘扬中国精神”学术研讨会在浙江大学举办
华北地区高等学校图书馆协作委员会成立四十周年暨第三十五届学术年会在津召开
2025北京大学全球金融论坛在新加坡举行
碑刻文书与中古社会暨纪念杨志玖先生诞辰110周年学术研讨会举行
“中国式现代化与人权保障”学术研讨会在济南举行
“人民教育家”卫兴华教授诞辰100周年纪念大会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论坛举办
首届中国管理学自主知识体系前沿学术研讨会在中山大学召开
“中国法治实践与理论前沿讲坛”启动仪式暨张文显教授新著发布会在吉林大学举行
南开大学举办第十届国际人才论坛
“AI与学科发展论坛”暨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经济片)与中国经济学年会理事单位负责人联席会在北京大学举行
清华大学主办中国式现代化论坛(2025)国际学术研讨会
“‘文学生活’与‘语文教育’:中国现代文学学科拓展的空间与路径”研讨会在北京大学举行
清华大学召开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师生座谈会
观点
西方古典学研究的“空间转向”
本身并不是研究的最终焦点,空间转向的目的也不是用空间取代时间,其关键在于打破传统历史叙述中以时间进程为主的线性叙事,摆脱为发展与进步史观笼罩的思维定式,运用空间转向提供多元化的方法论,重新思考传统的古典文明叙事模式。这或许是西方古典学如何在现代社会激发新的生命力的一种可能路径。 (作者:陈莹
重思西方古典学与人类学的关系
而是有着更深层的理论预设,这就是对人类社会的演化论式的理解。所有的社会都要经历演化的不同阶段,西方古典文明是人类早期发展阶段的一部分。演化论预设的一个直接结果是用空间解释时间,即通过对当代世界中的某个遥远“他者”的观察,去解释时间上遥远的古代社会。所以就西方古典学来说,西方古代社会就有了双重身份,一是欧洲的过去,二是民族志上的“他者”。
中国古史视角参照下的西方古典史学研究
着主导地位;对中世纪历史观影响深远的“四大帝国”学说并非基督教史学的独立发明,而是普遍史传统在霸权转移学说同《但以理书》预言结合后在中世纪史学中的自然延伸。上述史学解释体系,通过对中国古史视角的参照和借鉴来观察古希腊史学的发展历程,得出了值得国际古典学界重视的、具有一定创新意义的学术认识。
再论中国古代文论的认识误区
景与境是中国古代文论另一对重要理论范畴。其中又涉及两组关系:一是景与情的关系,二是有我之境与无我之境的关系。认为两组范畴之间是二元存在,是中国古代文论的另一认识误区。 从景与情上说,将审美情感归属于纯粹的主体,似乎成为理论界的主流倾向,从明清诗学乃至于王国维《人间词话》,即出现了“情”“景”二元论。如果用来分析诗歌的构成元素自无不可,一旦用来分析诗学的审美现象则又是认识误区。
为边疆地区发展提供坚实教育支撑
为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持。加快构建中国自主的边疆学、民族学话语体系和理论体系,推动高等学校相关学科建设,优化边疆学、民族学学科设置,把准研究方向,深化基础理论和重大现实问题研究,科学揭示中华民族形成发展、边疆地区发展进步的道理学理哲理,教育引导各族人民坚定历史自信、增强历史自觉。 进一步促进教育公平。
人文学科不宜过于“科目化”——写在《中国人文学科四十年》出版之际
“科目化”——其影响力肯定是要“出圈”的。高校中由人文学科主导的通识教育,以及各类读书班、工作坊,首先突破了科目的局限。人文学科的新发现、讲座、出版物,也受到整个社会的强烈关注。人文精神不是学科所能造就,但是人文学科肯定有一份责任。人文学科从来不是框定在校园和研究所之内的,离不开各时代特定的政治文化氛围;如果一个时代的色彩足够丰富,肯定也离不开人文的渐染和熏陶。
《春秋》“王正月”与“公天下”精神
在一般认知中,“大一统”往往是政治权力集中的代名词。然而,回顾此理论的源头——《春秋》学,我们可以发现,“大一统”的背后乃是“公天下”的精神。“大一统”出自隐公元年《春秋公羊传》:“何言乎王正月?大一统也。”它是对《春秋》“五始”中“王正月”的解释。
探究上古汉语词汇的奥秘
商代晚期甲骨拓片,内容涉及祭祀、田猎、天象等。光明图片/视觉中国 《论语》光明图片/视觉中国 《说文解字》光明图片 图1 上古汉语词汇是汉语最早阶段的词汇,时间跨度长,词汇系统重要而复杂。传统意义的上古汉语词汇,一般指先秦两汉的汉语词汇,根据先秦经典文献对其进行探讨,相关成果丰硕。然而,对于先秦之前没有文字记录的上古汉语词汇,学界以往极少展开研究。
构建同科技创新相适应的科技金融体制
了新时代金融发展的方向,也为科技金融更好服务国家战略指明了前进道路。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构建同科技创新相适应的科技金融体制,加强对国家重大科技任务和科技型中小企业的金融支持”。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与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交织演进的新形势,只有构建同科技创新相适应的科技金融体制,才能为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注入强大动能,为推进和拓展中国式现代化提供更加坚实的战略支撑。
更好统筹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习近平经济文选》第一卷专家谈)
新发展格局、统筹推进深层次改革和高水平开放、统筹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等战略任务落实到位,完善推动高质量发展的考核评价体系,为推动高质量发展打牢基础。”统筹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是习近平总书记立足新时代新征程我国发展实际提出的重大战略思想,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内容,也是我们党治国理政的一个重大原则。 从理论逻辑看,统筹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是新时代党的理论创新的重要成果之一。
“依宪治国、依宪执政”:中国宪法学自主知识体系的标志性概念
【论点摘编】 中国宪法学长期面临“何以中国”的理论叩问。为破解宪法学的“中国性”难题,有必要立足当代中国宪法实际提炼标志性概念。作为习近平法治思想重要组成部分的“依宪治国、依宪执政”,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宪法观的基本内容,集中体现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探索当代中国宪法道路的过程和愿景,是中国宪法学自主知识体系的核心范畴。
中国教育法制的历史叙事
通过梳理教育法制的历史演进,可以发现,法律法规在每个历史阶段都起着引导教育发展的重要功用,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其背后的治理逻辑与价值理念是如何在历史长河中形成并发展的。这个演进过程揭示了中国教育制度从“礼治”走向“法治”蕴含的价值取向。 教育法制史展现了法律在教育活动中的核心功能:规范、调节与保障。
以学术创新推动中共党史党建学自主知识体系构建
原创性理论为主干的中国哲学社会科学自主知识体系;在致复旦大学建校120周年的贺信中再次提出,推动哲学社会科学知识创新、理论创新、方法创新,不断提升服务国家重大战略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能力,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不断作出新贡献。这些重要论述为新时代推进包括中共党史党建学在内的哲学社会科学自主知识体系构建提供了根本遵循和方法路径。
大党大国典礼制度研究图景与展望
典礼制度”,唯有如此,才能把爱党爱国热情转化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强大动力。 研究脉络与学术机遇 大党大国典礼制度研究在近20年间大致形成了三条拥有明确流域和明显流量的支流。
AI对历史意识的重写与扩张
可形成协作:历史学家可以利用人工智能强大的资料处理与模式发现能力,但由人类来引导问题意识、阐释因果意义并把握价值尺度。通过这种人机分工,人文与技术可以融合,史学的主体性也得以重建:人类仍是历史意义的最终裁决者,人工智能则成为辅助研究和叙事的工具。 在前景尚不清晰的情况下,可能在未来AI并不是历史的终结者,而是对我们既有历史意识的一次深度重写与扩张。
非法利用与重复生成:AI生成作品著作权侵权行为与责任
侵害生成作品著作权的侵权行为。这类行为责任主体范围较小,着重于强调利用AI绘画实施侵权行为。同时构成侵权与违约。考虑到算法“黑箱”等原因带来的举证困难,适用过错推定原则更为适宜,由平台方举证证明无过错,否则承担责任。 在侵权责任构成方面,沿用违法行为、损害事实、因果关系和过错的框架。非法利用的违法性源于对著作权不可侵义务的侵犯;重复生成则因违反合同义务和法定义务而具备违法性。
“我们如何做好人文经济学研究”
编者按 在上一期“光明青年论坛”中(参见2025年9月23日本版文章《“我们为什么关注人文经济学”》),几位青年学者的交流对话为人文经济学研究提供了一些富有启发的新视角。与此同时,他们也谈到了在研究过程中遇到的若干问题和困惑,涉及人文经济学的概念范畴、基本问题、理论构建、学科定位、研究方法等多个维度。
《周易》象数思维的理路、关联与启示
《周易》中的象思维与数思维是支撑古代中国哲学纵深发展的两种基本思维范式。其中,象思维源于直观、感识与经验,具有“观象”“法象”至“立象”的运思理路,充满诗性气质;数思维源于抽象、逻辑与超验,具有“倚数”“极数”至“错综其数”的运思理路,充满理性特征。不过,象思维与数思维并不是孤立的,二者间的关系犹如象与数的关系。
大历史观: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历史观
大历史观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在总结中国共产党百年历史经验、正确研判时代方位并掌握历史主动的基础上,全方位把握社会要素、时空方位、时代大势、历史规律、社会结构的新社会历史观。
明清史研究中生成式AI的“能”与“不能”
【治史心语】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迅猛发展,生成式AI成为一种“泛在”并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应用潜力,所有的学科面对这一新技术的挑战与机遇,自然都不能无动于衷。明清史研究作为以多语种、海量规模文献及复杂历史背景为基础的断代史研究,与生成式AI的某些功能天然契合。
理论
社会
经济
政治
人文
历史
哲学
法学
管理
教育
在线期刊
俄语语言文学研究
2025年第1期
道德教育研究
2025年第2期
道德教育研究
2025年第1期
俄语语言文学研究
2024年第4期
会计与财务
2024年第2期
[当代会计评论]
[公共管理研究]
[社会保障研究]
[会计与财务]
[评价与管理]
[公司治理]
[公共行政评论]
[比较经济体制研究]
[政治经济学评论]
[大珠三角论坛]
[区域经济合作研究]
[发展经济学论坛]
[西部经济学评论]
[农业经济与政策]
[跨国公司研究]
[国有经济研究]
[数量经济研究]
[金融学术动态]
[WTO与中国]
[世界经济评论]
[东部经济评论]
[价值与文化研究]
[伦理学与道德建设]
[科学技术与辩证法]
[逻辑与认知]
[中国文字学报]
[中国英语教育]
[汉语史期刊]
[中国文学演变]
[中国现代文学学刊]
[文艺学新世纪]
[文艺美学研究]
[俄语语言文学研究]
[中国社会历史评论]
[华侨华人研究]
[边疆考古研究]
[民商法研究]
[武汉大学国际法杂志]
[环境法]
[中山大学法律评论]
论文在线
转销或代销?农产品直播供应链中的销售模式
2025-10-16
新时代背景下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与学术能力协同培养机制
2025-10-10
数字时代生产方式变革及其影响
2025-10-10
新兴网络称谓语生成动因探究——以“牛马”“主理人”为例
2025-09-29
城市居民乡村旅游意向影响因素研究
2025-09-29
常用查询
查询全国高校学校代码
查询学科代码
友情链接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全国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办公室
中国社会科学院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中国委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
中国人民大学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文献中心
中国社会科学报在线
中国人民大学学术期刊社